尹晓楠,女,博士,中共党员,1981年8月出生,2007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烟台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鉴定科主任,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飞扬着一种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本职岗位打开一片新天地,成为独挡一面的海事鉴定技术骨干和我国水上溢油研究领域前沿冲锋陷阵的勇者,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践行奖、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首届中国航海学会青年科技奖、直属海事系统十大青年标兵、烟台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一位“80后”海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投身技术鉴定,以海铸剑执法利器
船舶油污染事故溢油鉴别和船舶碰撞事故油漆检验,是查找肇事嫌疑船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紧迫性。尹晓楠先后为发生在渤海、成山头、青岛、镇江、广西等地的170多起溢油事故和50多起船舶碰撞事故,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技术鉴定,其中包括2010年大连“7.16”油污事件、2013年青岛“11.22”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等多起重大污染事故、2015年烟台5.22益海粮油仓库火灾溢油事故等重大事故,为2008年青岛奥帆赛、2012年海阳亚沙会等赛事水域的清洁保障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累计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尹晓楠深知,自己所给出的鉴定结论,不但是重要的定案依据,而且是海事法官投向肇事者的利剑,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更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有力武器。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疏漏!2012年2月,烟台市开发区、长岛、蓬莱、龙口等多处海岸发现不明油污,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尽快确定污染来源、减少污染事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尹晓楠顶住压力、夜以继日的苦战几昼夜,最终成功锁定肇事嫌疑船。2016年10月的一个周末,“辽锦渔15083”轮在烟台海域被撞沉没,船上7人失踪,渔民家属情绪激动,社会影响恶劣,调查发现“CHANG RONG”轮有重大嫌疑,急需开展分析鉴定。尹晓楠了解情况后,立即开展鉴定分析,及时将分析结果及时送到执法人员手中,为事故处理提供了科学证据。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有时甚至碰巧在她回老家探亲的半途中,奉命又匆匆返回单位,进行紧急事故鉴定。同事们感慨地说,尹晓楠是一个以实验室为家的人。
瞄准技术前沿,破解油类“DNA”密码
参加工作不久,尹晓楠承担了“水上溢油应急事故处理技术”研究,这是我国首个针对船舶溢油污染开展的国家级课题项目,对于保护海洋环境,推动我国航运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尹晓楠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研究中,但她很快就认清了这场硬仗的困难。面对高难度的挑战,尹晓楠志在必得,她克服重重困难,自我加压,在进行了无数次推倒重来的实验测试和辗转求证后,成功完成研究任务,研究成果使海事部门的溢油鉴别速度比现行国家标准提高1至2 倍,使我国这一项海事鉴定技术更加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该项目荣获2010年度“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
2008年起,尹晓楠承担了“水上溢油源快速鉴别规程”的制定任务,这是我国交通行业首个针对溢油鉴别的行业标准,对于建立快速、便捷、准确的溢油鉴别方法,提升我国海事调查、执法、诉讼、赔偿和国际履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她一方面结合我国海事溢油源鉴定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一方面积极与合作单位沟通,提出独到见解,她确定的关键参数大大缩短了实验研究与事故现场之间的差异,为提高标准的应用价值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她的努力下,该项标准于2013年正式公布实施。
作为海事系统专业溢油应急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尹晓楠无时不在思考海上重特大溢油事故处置这一世界性难题。为掌握溢油鉴别的数字化判定技术,尹晓楠在职攻读了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自学统计学分析、软件编程语言等专业知识。面对工作与学业的双重压力,她不知牺牲了多少节假日和周末,甚至新婚蜜月也不忘自己的课题研究,毅然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岗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尹晓楠的博士毕业论文得到专家们的一致称赞,撰写的技术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的EI专业期刊中。
多年来,尹晓楠始终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先后攻克了“船舶、海上石油平台油指纹库应用技术和建设机制研究”、“渤海半潜和沉底油指纹检索库”、“油指纹智能化处理技术研究”、“国内船用吸油毡的生产现状及其对油品化学指纹影响研究” 和“‘油指纹’标准化谱图自动识别处理技术研究”等技术难关。研究成果不但添补了多项国内海事鉴定的空白,多次荣获“中国航海科技奖”,而且为快速查找不明溢油来源,辅助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2014年,尹晓楠荣获了“第一届中国航海学会青年科技奖”。
规范管理推广科普 彰显海事执法良好形象
烟台海事局溢油应急技术中心是全国海事系统唯一从事船舶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机构,作为其中的一员,尹晓楠十分重视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她积极编制实验室管理质量体系、提升技术队伍专业水平。经过努力,尹晓楠所在的鉴定科获得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双料证书。2012年,尹晓楠所在的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鉴定科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海航科普教育基地,她积极参与到溢油应急知识的推广普及中,累计接待各类团体上百余次,接待人员6千多人次,不仅增强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宣传了我国海事科学执法的良好形象。2016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尹晓楠溢油应急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成为彰显我国海事系统溢油应急技术风采的 “新名片”。
面对骄人的业绩,尹晓楠并不自满不自傲,她正在与同事们一起,继续用精湛技术和敬业的精神,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向世界海事鉴定的高科技领域进军,为实现“让航行更安全、让水域更清洁”的誓言再立新功!